种植体分类
口腔种植体应包括牙种植体及用于义耳、义眼、义鼻等赝复体固位的颅颌面种植体。牙种植体是指为了支持义齿修复的上部结构,用外科手段在上颌或下颌颌骨内或颌骨表面植入人工材料设计的装置(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984年)。目前种植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但通常人们按植入部位及种植体形状进行分类,按植入部位概括起来有4大类:即骨内种植体(endosseous implant)、骨膜下种植体(subperiosteal implant)、牙内骨内种植体(endodontic-endosseous implant)及粘膜内种植体(intramucous membrane implant)。
㈠骨内种植体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按形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常见的骨内牙种植体类型 图片04010201]:
1.螺旋型种植体(screw-typed implant) 以Branemark种植系统为主要代表的一类骨内牙种植体,利用种植体的表面螺纹来提高骨界面的结合强度,分自攻型与非自攻型两种,为两段式[Branemark种植体 图片04010205]。Astra-Tech、Lifecore、Paragon、Ster-Oss、3i、Camlog等系统亦属此类。其中还包括用于颌面赝复体固位的颅面种植体。
2.柱状种植体(cylindrical implant) 此类种植体直径一般较螺旋型种植体粗,为提高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表面多采用各种涂层技术形成粗糙面,代表性的种植体系统有Core-Vent、IMZ、 ITI、Friadent等系统,近来此类种植体也多设计有部分粗螺纹。
3. 叶状种植体(blade-typed implant) 因形似叶片而得名,种植体骨内段设计成薄片状。主要适用于窄或高度不足的牙槽嵴,尤其是上下颌后牙区的种植,叶状种植体可以利用横向的长度来弥补牙槽嵴高度和厚度的不足,同时叶片角度经适当调整可避开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此类种植体为一段式,骨界面多有纤维-骨性愈合,临床成功率不高,目前应用较局限。
4.锚状种植体(anchor-typed implant) 呈锚基状是叶状种植体的一种改进型,在临床中应用较少。
5.穿下颌种植体(trmsmandibular implant)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贯穿下颌骨的种植固位钉,另一部分是植于下颌骨下缘的长形固位夹板,与固位钉连接在一起,并用短螺钉固定于下颌骨上。该种植体是由荷兰学者Bosker于1986年首先报道,主要用于下颌骨严重萎缩的病员。
6.下颌支支架种植体(mandibular ramus frame implant) 由位于口内、悬在牙槽嵴上方的弓形支架与在前牙区和双侧升支处植入骨内的骨内段组成,利用口内支架支持、固定义齿。该种植体亦主要用于下颌骨严重萎缩的病员。
㈡骨膜下种植体
是一种经个别制作的支架式种植体,植于牙槽嵴粘骨膜下,骑跨在牙槽嵴和基础骨表面,与骨面紧密贴合,以此支持、固定义齿的上部结构,多采用钴铬合金。
该种植体应用历史较长,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由Gershkoff和Goldberg首先介绍,并由Linkow发展起来。主要应用于伴有严重牙槽骨萎缩的无牙下颌。传统的种植术分两期:第一期显露种植区牙槽嵴骨面,取模,技工铸造、制作个别种植体支架;第二期将个别制作的种植体植于骨膜下。种植体周围以纤维包裹式愈合,且可致牙槽骨压迫吸收,远期临床效果不理想。由于牙槽植骨及牵引/张成骨方法的成熟,已能解决牙槽嵴高度不足的问题,故渐趋于淘汰。
㈢牙内骨内种植体
严格地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牙种植体,而是一种植入式的松牙固定术。此类种植体形如针状,植入牙根管内并可经牙根管口穿出,植于牙槽骨内,借此起固定松牙的作用 。由于同时位于牙根管内和骨内,故称牙内骨内种植体,主要用于前牙或前磨牙。
㈣粘膜内种植体
又称子母扣种植体,是将小圆盘形的种植体植于牙槽粘膜内,借此起义齿固位之用。由于远期效果差,已被淘汰。